韓國的戒指量法:
戒指碼 |
周長 |
直徑 |
戒指碼 |
周長 |
直徑 |
1 號 |
44.0 mm |
13.1 mm |
16號 |
59.0 mm |
18.0 mm |
2號 |
45.0 mm |
13.6 mm |
17號 |
60.0 mm |
18.3 mm |
3號 |
46.0 mm |
13.8 mm |
18號 |
61.0 mm |
18.6 mm |
4號 |
47.0 mm |
14.2 mm |
19號 |
62.0 mm |
19.0 mm |
5號 |
48.0 mm |
14.5 mm |
20號 |
63.0 mm |
19.3 mm |
6號 |
49.0 mm |
14.7 mm |
21號 |
64.0 mm |
19.6 mm |
7號 |
50.0 mm |
15.0 mm |
22號 |
65.0 mm |
19.8 mm |
8號 |
51.0 mm |
15.4 mm |
23號 |
66.0 mm |
20.1 mm |
9號 |
52.0 mm |
15.8 mm |
24號 |
67.0 mm |
20.5 mm |
10號 |
53.0 mm |
16.0 mm |
25號 |
68.0 mm |
20.8 mm |
11號 |
54.0 mm |
16.4 mm |
26號 |
69.0 mm |
21.1 mm |
12號 |
55.0 mm |
16.6 mm |
27號 |
70.0 mm |
21.5 mm |
13號 |
56.0 mm |
17.0 mm |
28號 |
71.0 mm |
21.8 mm |
14號 |
57.0 mm |
17.2 mm |
29號 |
72.0 mm |
22.1 mm |
15號 |
58.0 mm |
17.7 mm |
30號 |
73.0 mm |
22.5 mm |
其他地區戒指量法
地區 |
利用周長的算法 |
利用直徑的算法 |
美國 |
周長(mm) = 36.107 + (2.5890 x 戒指碼) |
直徑(mm) = 11.4931 + (0.8241 x 戒指碼) |
歐洲 |
戒指碼=周長(mm) |
戒指碼= 3.1416 x直徑(mm) |
英國 |
周長(mm) = 36.667 + 1.2368 x戒指碼(1=A, 2=B, 等等) |
直徑(mm) = 11.6713 + [0.3937 x戒指碼(1=A, 2=B, 等等)] |
注:
可以用輔助物(如線、絲、紙條)纏繞您要戴戒指的部位一周的長度,得出周長,
在上表中找到相應的戒指號數。因為手指骨節處略大于手指戴戒指的地方,所以線
不要繞的太緊。